当前位置 首页 剧情片 在撒旦的阳光下

在撒旦的阳光下7.3

类型:剧情片  法国   1987-09-02

主演:亚恩德代 弗里德里克·奥伯汀 让-克里斯托夫·布维 桑德里娜·伯奈尔 杰拉尔·德帕迪约 莫里斯·皮亚拉 桑德里娜·博内尔 热拉尔·德帕迪约 Alain Artur Brigitte Legendre

导演:莫里斯·皮亚拉

剧情简介

  《在撒旦的阳光下》是1987年的一部剧情片。由莫里斯·皮亚拉执导,亚恩德代、弗里德里克·奥伯汀、让-克里斯托夫·布维等联袂主演。在撒旦的阳光下,又名Sous le soleil de Satan、恶魔天空下。故事发生在1926年一个位于阿尔多瓦的偏僻小村庄里,年仅16岁的少女穆谢特(桑德里娜·伯奈尔 Sandrine Bonnaire 饰)不仅腹中怀有孩子,还犯下了杀死情人的罪行。背负深重罪孽的她找到了村里的神父多尼桑(杰拉尔·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),希望能够通过忏悔来获得上帝的原谅。 多尼桑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信徒,早已经决定将自己的全部献给主,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祷告,甚至用藤条抽打脊背,为的只是驱赶盘踞在心中的魔鬼,对于多尼桑来说,潜伏在他身边的魔鬼实在是太多了,它们时时刻刻都在考验着自己的信仰。不幸的是,在多尼桑的教诲下,穆谢特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,而随着她的死,多尼桑的精神也开始逐渐崩溃。 …

综合评分:
  DVD电影网评分7.3,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,值得收藏看,推荐大家观看。

影迷点评:
  墓岛GRAVELAND 说:《在撒旦的阳光下》与布列松《乡村牧师日记》同出贝尔纳诺斯的文本,毫无疑问地,前者的处理更为激进,不安的行为就以一种创伤而反讽的状态进入经院主义的苦修之中,同样是一个“内在性”的潜心者,以及大量形而上的独白,对白,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部关乎信仰的“论文电影”,或是布列松式“超验风格”,它的真实身份是一部宗教情节剧,描绘了一次对抗,但却并不是光明—黑暗的二元对立,牧师的自大即是人类的自大,他以为自己是“上帝”的代理,但他不是,换句话说,如果唯一的存在是撒旦而不是上帝,那将如何?比起基督教,更倾向于诺斯替。 他直面了撒旦,撒旦是现象学的,就在他穿过上帝不存在的黑暗荒原,而这个“穆谢特”则是黑暗与物质监狱的代理人,她如此强大,以至于与牧师的“虔信”相抗衡。 她的死去,异教的圣女贞德之献身。
  我們的失敗. 说:1.贝尔纳诺斯同名小说改编,恰如他的另外两部著作——《乡村牧师日记》与《穆谢特》的二合为一,《撒旦阳光下》同有宗教信仰的质疑反思和不可避免的现世磨难及欲念沉浮。皮亚拉借由大量的特写镜头和内心独白,来表现基督教思想笼罩下,多尼桑神甫的思想困惑与心灵挣扎。2.为了接近上帝不惜身掩黑处鞭笞受苦,却在青天白日之下遭遇了撒旦的宠幸。撒旦赋予他的能力被世人作以“圣迹”相待,而他也只能通过恶魔的能力来行使上帝的意愿帮助世人。善恶对等无二差异的神迹降临迫使坚定信仰逐步迎向崩塌。3.用光给赞,阴冷/明丽的色调转换表现了宗教中的矛盾性,最后告解室中惨淡的青光打在多尼桑脸上,极具震撼力。4.“无数的恶都是一样的”。穆谢特的自杀,是撒旦之于神甫的一次胜利,而穆谢特亡灵的出现,也反显了神甫内心的自责。(8.8/10)
  夭海棠 说:《圣经》中,昼与光代表基督,而夜与暗代表撒旦。影片的标题中,“撒旦”与“阳光”却并列杂糅到了一起,似乎暗示了人在世界的生活就是不断被卷入上帝与撒旦的斗争中。撒旦在世间的胜利是被上帝所默许的,“恶”既可以表现为少女穆谢特的仇恨、杀人与自杀;也可以栽植于一名虔诚的牧师心中,让他以傲慢的姿态展现撒旦式的狂热,以及看似属神的、对于快乐的厌弃。 电影大致上保留了小说版的情节,注重光影使用,全片高光时刻是神甫在告解室中的死。他死在罪中,脸颊在昏暗中蒙上一束光,这大约是全片唯一一次他并非全然站在暗处。人物的内心转变和挣扎,在影片中以大段大段的对话来涵盖,舞台剧风格的长镜头与台词细节过度冗长,让人看得有点累,像是论文电影。

精彩剧照:

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1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2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3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4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5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6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7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8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9在撒旦的阳光下 剧照10

发表评论

单击刷新      
共“0”条评论

影迷点评

猜你喜欢

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

Copyright © 2024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